最新新闻:

重磅政策落地!对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是重大利好!

时间:2022-09-28 09:02:34来源:网络整理

重磅政策落地! ! !对国家设立的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来说,是一大利好!对于资产评估机构的小伙伴来说,可能存在业务来源缺失。

2019年4月4日,财政部发布决定,修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科研成果转化,通过科研成果的市场化定价转让和投资,​​为科研院所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创造条件。

暂行办法修改的四项重点内容:

1、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不再上缴国家,全部由单位留存。

2、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估价的经济行为不再需要经过政府审批程序,由单位自行决定。

3、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让、许可、价格投资的定价不再强制进行资产评估,价格由市场决定或协商确定由双方。

4、增加处罚条款:在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招标等活动中,存在串通诈骗、暗箱操作处置国有资产的行为价格低廉的,给予相应的处罚,对违法犯罪的,给予相应的处罚。 ,移交司法机关。

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动力。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的快速启动,将有力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成果的价值转化。发展具有更强的战略意义。

本次修改暂行办法的核心内容是增加了第五十六条,“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可以自主决定对科技成果进行转让、许可或者投资。持有,不需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准或备案,价格采取协议定价、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协议定价的,应当在单位公布科技成果名称和拟交易价格。

国家设立的研发机构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收入全部由单位留存。 "

在本暂行办法的修改中国有资产管理法,对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投资等涉及的资产评估内容进行了重大修改。在所有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政府文件中,几乎所有的国有资产产权变动都需要资产履约。评估程序作为交易定价的参考。

本次修订暂行办法不再要求对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定价等进行强制资产评估,这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的重大突破。

资产评估涉及两个修改条款:

1、暂行办法第三十九条对不得进行资产评估的经济行为增加第三项:“(三)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学习,持有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或投资于国有独资企业。”

本文的意思是,如果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国有独资企业合作,无需进行资产评估,双方可以自主协商确定价格。

2、暂行办法增加了第四十条,“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或者高等学校将其持有的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或者投资的,非国有独资企业,是否进行资产评估由单位决定。”

本条的意思是,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与国有企业或非独资民营企业合作的,由科研院所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资产评估。有不良后果的,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五十二条专门增加了责任的内容,对应于授权的责任条款。

对于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价值转化,如果与非独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合作,科技成果价值将出现爆发式增长。是否涉及低价转让国有资产?

科研机构不对科技成果的转让、许可、定价等进行资产评估,自主协商定价需要很大的勇气。

关于财政部的修改

关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决定

财政部常务会议决定修订《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一、将第二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公共机构对外商投资、租赁、借贷、担保利用国有资产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提出申请,予以批准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

二、将第二十三条修改为:“除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及国家其他规定外,事业单位的外商投资收益和使用国有资产出租、出借、担保的,收入应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三、第二十五条修改为:“除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处分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不得处分。其中未经批准。”

四、将第二十六条修改为:“事业单位占用、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其单位价值或者批次价值在规定处置限额以上资产,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 《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五、将第二十九条修改为:“除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管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六、将第三十九条第三项修改为第四项,增加一项作为第三项:“(三)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技术成果转让、许可或投资于国有独资企业;

七、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条:“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将其科技成果转让、许可、投资给非国有独资企业的是否进行资产评估,由单位决定。”

八、将第五十一条修改为第五十二条,第四项修改为第五项,在第四项中增加一项:“(四)合谋欺骗、低价处置国有资产等)作为黑盒操作;”。

九、将第五十二条修改为第五十三条,并将本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修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十、增加一条作为第五十六条:“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可以自主决定转让、许可或者投资其持有的科技成果,无需申报。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应当审批或者备案,通过协议定价、技术交易市场挂牌交易、拍卖等方式确定价格。采用协议定价的,应当注明科技企业名称。业绩及拟交易价格应在单位公示。

“国家设立的研发机构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收入一律由单位留存。”

本决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作相应修改,根据本决定重新发布。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令第36号根据2017年12月4日财政部令第90号公布《财政部关于修改《财政部关于修改《办法》的决定》) 《注册会计师注册》等6条规定》一、本次修订依据2019年3月29日《财政部关于修订的意见》

第 1 章一般原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保障和促进各类事业单位发展。事业单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制度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机构的国有资产经营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用、使用的依法认定为国有的、可以按国家规定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货币,即事业单位的国有(公有)资产。 ) 财产。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划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利用国有资产组织收益而形成的资产国有资产管理法,以及法律承认的捐赠和其他资产。国有,表现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

第四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实物固定成本制,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推进资产管理,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紧密结合;坚持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原则;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第五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各级政府监督、单位占用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六条 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行综合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国家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二)研究制定本级事业单位实物资产配置标准及相关成本标准,组织开展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调解工作、资产评估监督、资产清查、同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检查。统计报表等基础管理;

(三)按照规定权限,审批同级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租赁、借贷、担保等国有资产收购、处置和使用,并组织事业单位长期闲置、低效运行和超标配置,调整资产,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整合、共享、共享机制;

(四)推动同级有条件的机构实现国有资产市场化、社会化,加强对我国国有资产在机构改制中的监督管理;

(五)负责本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的监督管理工作;

(六)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施动态管理;

(七)研究建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和使用有效性的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实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管理;

(八)监督、指导同级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下级财政部门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七条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同级及上级财政部门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制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并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二)组织本部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检查、登记、统计汇总和日常监督检查;

(三)审查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使用国有资产的对外投资、租赁、借贷、担保等事项,按照规定权限审批资产收购、处置;

(四)负责调整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资产长期闲置、低效运行和超标配置,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促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共享与共享;

(五)提供本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按规定缴纳国有资产收入;

(六)组织实施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的考核评价;

(七)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向有关机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汇报。

第八条 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拥有和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具体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一)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办法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单位资产购置、检验入库、维修入库等日常管理工作,负责账卡管理、库存登记、统计上报和日常监督检查工作。单位资产;

(三)办理单位国有资产划拨、处置、对外投资、租赁、借贷、担保等审批手续;

(四)负责本单位对外投资、租赁、借贷、担保等使用的资产保值增值,并按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国有资产收益。 ;

(五)负责单位存量资产的有效使用,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等资产的共享、共享和公共研究平台建设;

(六)接受同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监督、指导和报告。

第九条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应当依照本办法规定,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做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第十条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将国有资产管理的部分工作移交有关单位完成。

第三章资产配置与使用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是指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事业单位等,根据事业单位履行职责的需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国家规章制度,通过收购或调整等方式为事业单位配备资产的行为。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划拨国有资产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现有资产不能满足机构履行职能的需要;

(二)难以与其他单位共享和共享相关资产;

(三)在市场上购买产品或服务难以替代资产配置,或者在市场上购买产品的成本太高。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划拨,应当符合规定的划拨标准;没有规定分配标准的,要严格控制,合理分配。

第十四条长期闲置、经营效率低下或超出事业单位标准配置的资产,原则上由主管部门调整,并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跨部门、跨地区的资产调整,应当报上一级或上一级财政部门共同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向财政部门申请以财政资金购买超限额资产(包括事业单位以财政资金申请举办大型会议和活动所需的购买),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以下程序申请批准:

(一)编制部门年度预算前,机构资产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对资产存量进行审核,提出拟购买资产的项目和数量。明年,计算资金数额,报主管部门审核;

p>

(二)主管部门应根据机构资产存量情况及相关资产配置标准,对机构资产购买方案进行审核总结,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查。批准;

(三)同级财政部门根据主管部门的审核意见,对资产购买方案进行审核;

(四)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的资产购买计划,事业单位纳入部门年度预算,报送时附批准文件及其他相关材料年度部门预算,作为财务部门批准的部门预算。依据。

第十六条 机构向主管部门或者其他部门申请项目资助时,有关部门应当将超过规定额度的资产购买项目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方可给予资助。

第十七条事业单位以其他资金购买超过规定限额的资产的,应当报主管部门批准;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审批结果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事业单位购买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自用和外商投资、租赁、贷款、担保等方式。

第20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资产购买、验收、保管、使用的内部管理制度。

公共机构要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检查,确保账、卡、账一致,加强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检查,和善意。管理以防止无形资产的损失。

第二十一条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出租、借贷、担保的机构,应当进行必要的可行性研究并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批后,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事业单位应对本单位对外投资、租赁、贷款的资产实施专项管理,并在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中充分披露相关信息。

第二十二条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租赁、放贷和担保的风险控制。

第二十三条除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和国家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收入和出租、借贷、担保国有资产取得的收入,应当列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第四章资产处置

第二十四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分,是指事业单位转让或者取消其拥有或者使用的国有资产产权的行为。处置方式包括出售、转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挂失、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第二十五条除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处分国有资产,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处分。

第二十六条事业单位占用、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土地和车辆的处置,货币性资产损失的核销,单价或者批量超过规定限额的资产的处置,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经主管部门批准。经审核后,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处置低于规定限额的资产,应当报主管部门批准,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将审批结果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七条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对机构国有资产处置的批准,是财政部门重新安排机构相关资产配置预算项目的参考依据,是机构调整相关会计科目的证明。

第二十八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分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事业单位出售、转让、转让、变卖大量资产或者价值较高的,应当通过拍卖等市场竞价方式公开处置。

第二十九条除本办法第五十六条另有规定外,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所得收入属于国家所有,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管理. .

第五章产权登记与争议解决

第三十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以下简称产权登记)是指事业单位占用、使用的国有资产由国家进行登记。使用权行为。

第三十一条事业单位应当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同级财政部门授权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受权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财政部门或者由授权部门出具《国有事业单位资产产权登记证》(以下简称《产权登记证》)。

第三十二条《产权登记证》是国家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拥有所有权、单位有权占有和使用的合法凭证,由部统一印制财务部。

事业单位办理法人年检、重组、资产处置、国有资产用于外商投资、租赁、借贷、担保等事项,应当出具《产权登记证》。

p>

第三十三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成立时间;

(二)单位性质,主管部门;

(三)单位总资产、国有资产总额、主要实物资产及其用途、外商投资;

(四)其他需要注册的项目。

第三十四条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

(一)新建事业单位,登记产权归属;

(二)个人、合并、部分改制,以及所属单位、单位名称、住所、单位负责人等事业单位产权登记内容发生变更的,申请变更产权登记;

(三)事业单位因依法撤销或者整体改制等原因被清算或者注销的,应当办理产权注销登记。

Article 35 The financial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shall, on the basis of the dynamic asse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nd the registr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changes, conduct regular inspections on the property rights registration of state-owned asset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Article 36 Disputes over the property rights of state-owned assets between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other state-owned units shall be resolv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ultation. If the negotiation cannot be resolved, you may apply to the financial department at the same level or jointly with the higher level for mediation or ruling, and if necessary, report it to the people's government with jurisdiction for handling.

Article 37 In the event of a property right dispute between a public institution and a non-state-owned unit or individual, the public institution shall put forward an opinion to be resolved, which shall be resolved through consultation with the other party after being reviewed by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 and reported to the financial department at the same level for approval. If it cannot be resolved through negotiation, it shall be dealt with in accordance with judicial procedures.

Chapter VI Asset Evaluation and Asset Inventory

Article 38 If a public institution has one 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it shall evaluate the relevant state-owned assets:

(一)The whole or part is restructured into an enterprise;

(二)Foreign investment with non-monetary assets;

(三)merger, division, liquidation;

(四)Asset auction, transfer, replacement;

(五)The whole or part of the assets are leased to non-state-owned units;

(六)Determine the value of the assets involved in litigation;

(七)Other matters that need to be evaluated as stipulated by laws and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Article 39 If a public institution has one 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it is not necessary to conduct asset evaluation:

(一)With the approval of the public institution, the whole or part of the assets will be transferred free of charge;

(二)Administration, merger, asset transfer, replacement and transfer between institutions subordinate to public institutions;

(三)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established by the state and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ransfer, license or invest thei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state-owned wholly-owned enterprises;

(四)Other special property rights changes that do not aff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state-owned assets occur, and it is reported to the financial department at the same level for confirmation that the asset evaluation may not be carried out.

Article 40 If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 or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established by the state transfers, licenses or invest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held by it to a non-state-owned wholly-owned enterprise, the entity shall independently decide whether to conduct an asset evaluation.

Article 41 The assessment of state-owned asset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shall be entrusted to an assessment agency with qualifications for asset assessment. Institutions shall truthfully provide relevant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s to asset appraisal institutions, and be responsible for the objectivity, authenticity and legality of the information and materials provided.

Public institutions shall not interfere in the independent practice of asset appraisal institutions in any form.

Article 42 The appraisal system of state-owned asset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shall be subject to the approval system and the filing system. The approval and filing work shall be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e regulations on the approval and filing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assets appraisal projects.

Article 43 A public institution shall conduct an asset check if it has any 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一)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special work requirements or the actual work needs of the government at the same level, it is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the unified organization's asset inventory;

(二)Major reforms or whole or partial restructuring into an enterprise;

(三)Severe loss of assets caused by force majeure such as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四)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seriously distorted o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loss of state-owned assets;

(五)A major change in accounting policies, involving major changes in asset accounting methods;

(六)Other situations in which the financial department at the same level believes that an asset inventory should be carried out.

Article 44 When an institution conducts an asset inventory, it shall submit an application to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 and report it to the financial department at the same level for approval after the project is approv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cribed procedures. Excluding asset inventory.

Article 45 The contents of the inspection of the asset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mainly include the inspection of basic information, accounting, property inspection, identification of losses and excesses, asset verific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ystems, etc. The specific measures for asset inventory shall be formulated separately by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Chapter 7 Asse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Reporting

Article 46 Public institutions sha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formatization of state-owned assets management, timely enter asset change information into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mplement dynamic management of their own assets, and do a good job in state-owned assets statistics and information reporting on this basis Work.

Article 47 The state-owned asset information report of an institu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report of an institution. Institutions shall,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ormat, content and requirements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reports of institutions stipulated by the financial department, regularly report the state of the state-owned assets they occupy and use.

Article 48 The state of possession and use of state-owned asset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i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competent departments and financial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and arrange the budgets of public institutions. Financial departments and competent departments at all levels shall make full use of asse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asset information reports to comprehensively and dynamically grasp the status of state-owned assets occupied and used by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establish and improve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s that effectively combine assets with budgets.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