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8 08:10:24来源:中新经纬
今天,财经视野小溪给大家讲讲来自中新经纬的《专家:内需修复将推动进口改善》。
中新经纬12月7日电 海关总署7日公布数据显示,以美元计,11月全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滑9.5%,其中出口总值下降8.7%,进口总值下降10.6%。多位经济学者预计,海外经济下行需求疲软态势难有改观,将导致2023年上半年出口增速继续承压;而内需修复则将推动进口改善。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表示,11月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录得-8.70%,低于预期4.50个百分点,较前值下行8.40个百分点。但11月CRB指数当月同比录得19.25%,较前值上行2.34个百分点,对11月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形成边际利多。可见,价格因素不是11月出口金额当月同比承压的主因。来自“量”方面的利空,是11月出口金额当月同比进入负增长区间的主因。
“11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录得48.80,较前值下行0.60个百分点,在荣枯线下持续下探,与此同时,11月美国ISM制造业PMI录得49.0,较前值下行1.20个百分点,时隔29个月首次跌破荣枯线。”郑后成说,这预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需求进入收缩状态,对11月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形成利空。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常冉亦认为,推动进出口延续下行的主逻辑未变且继续强化。其中,出口下行的主逻辑仍然是海外加息和经济下行引起的海外需求大幅下滑,尤其欧洲地区的下行幅度和压力弹性较大。美国激进加息造成了消费型外需走弱和服务消费对商品需求的挤压,欧盟“通胀、能源、衰退”三大制约因素也严重拖累外需。
“但其中也呈现一定的结构性变化。”常冉说,外需呈现“西方不亮东方亮”的结构性格局。中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增速下行显著,但东盟成为拉动中国出口的重要支柱。
前11个月,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速为19.1%,但对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增速为11.5%和3.4%。常冉认为,东盟较强的出口拉动离不开其自身良好的经济复原力和产业链重构带来的增量需求。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亦表示,中国外贸伙伴多元化,一般贸易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一般贸易进出口和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占比稳步提升;汽车出口保持强劲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进口方面,常冉认为,进口下行的主逻辑依然是内需乏力,拖累进口读数的主因是高基数,2021年同期的进口金额为全年最高。
11月份,中国进口2262.5亿美元,同比下降10.6%;降幅较10月扩大9.9个百分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11月国内疫情反弹扰动工业生产和消费,当月制造业PMI生产和新订单指数均在收缩区间进一步下探,显示制造业供需两端景气同步回落,这也导致内需对进口需求的拉动减弱。同时,8月以来出口增速明显下滑,而受外需走弱和疫情反弹影响,11月出口额同比降幅扩大,出口环节产生的进口需求也相应减弱。
“11月价格因素对进口同比增速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减弱,这也是当月进口额同比降幅走阔的另一个原因。”王青说,从主要商品进口情况来看,11月受OPEC减产幅度低于预期驱动,国际原油价格在10月小幅反弹后再度小幅走弱,中国原油进口价格亦有所走低,加之基数走高,同比涨幅较上月放缓11.5个百分点至14.5%,同时,11月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速较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共同拖累进口额同比增速从上月的43.8%大幅下滑至28.1%。
周茂华表示,预计12月随着国内散发疫情影响减弱,国内纾困、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预计内需环比出现改善,但整体维持低位。
展望2023年上半年,郑后成认为,在海外主要经济体利率位于高位的背景下,预计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以及美国ISM制造业PMI大概率还将在荣枯线下继续下行,而在国际油价下行的背景下,叠加2022年上半年基数上行,预计2023年上半年CRB指数同比大概率进入负值区间,二者分别从数量与价格两个角度对2023年上半年出口金额当月同比形成压力,使得2023年上半年出口增速持续处于负值区间。
“后期国际油价大概率继续下行,使得2023年出口增速大概率持续承压,并在上半年持续录得负增长。外需的收缩,使得内需的重要性凸显。”郑后成说。
常冉亦认为,内需修复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进口止跌回稳。
他分析,展望下一阶段,三重压力之下出口延续下行,而内需修复影响进口改善程度。中国出口形势将面临“外需压降、份额难增、基数较高”的三重压力,供应链韧性对出口有支撑作用,但难以有效对冲外需走弱的压力,出口下行趋势短期难以扭转。
常冉说,“外需拖累出口的背景下,启动内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升。今年以来,进口的低迷不仅来自高成本的抑制,最主要是内需的疲弱造成进口动能乏力。内需逐步修复后,在带动消费型和生产型进口的情况下,进口增速可能止跌回稳。”(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王蕾
编辑:王永乐
好了,关于专家:内需修复将推动进口改善就介绍到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2-07 10:10:15
2022-12-07 09:10:04
2022-12-06 19:10:02
2022-12-06 12:10:04
2022-12-06 09:10:27
2022-12-06 08:10:24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2-08 08:10:23
2022-12-07 15:10:52
2022-12-07 15:10:18
2022-12-05 16:10:47
2022-12-02 08:10:19
2022-12-01 15:10: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