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0 08:10:15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今天,财经视野小溪给大家讲讲来自第一财经日报的《宏观政策拉动经济复苏 新一轮促消费举措在路上》。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19日在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加快研究推动出台政策举措,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促进消费加快复苏。
近段时间以来,多地密集出台新一轮稳增长促消费政策,其中提到促进重点领域消费加快恢复,涉及汽车、家电、住房等。专家预计,大宗消费品在消费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预计接下来仍是促消费政策的发力重点。
随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重点领域的消费潜力在逐步释放。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带动了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降转升。
兴业证券(601377)首席经济学家王涵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消费正处于边际改善过程中。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以及防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提升,民众预防性储蓄的预期会下降,消费会从底部平稳回升。金秋时节是鼓励消费最好的一段时期。
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
消费受新冠疫情影响最大,一直是稳增长的拖累项,但在8月份出现大幅改善。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由负转正。其中,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58亿元,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月大幅加快2.7个百分点。
机构分析,消费复苏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其一,去年因德尔塔疫情冲击,8月社零基数较低。其二,政策助力下汽车产销依然表现良好,在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带动下,8月汽车消费同比增长15.9%,较上月的9.7%有所回升。其三,居民消费信心有所恢复。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廖群表示,8月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5.4%,大幅高于7月份的2.7%和6月份的3.1%,显示新冠疫情以来居民消费终于开始发力反弹。8月份多地仍受疫情困扰,但总体而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效果显现,居民的消费意愿随之提升。
汽车消费大增是拉动消费复苏的重要原因。孟玮表示,今年以来,在稳增长、促消费等政策支持下,我国汽车产业克服疫情等因素冲击,呈现出恢复增长的良好态势,为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今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
中国汽车协会指出,在乘用车领域,随着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减征以及各类汽车消费补贴政策的落地,对乘用车销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商用车领域,随着国家基建拉动、复工复产拉动、货车车贷延期还本付息等因素的促进,将加速货车市场的回暖;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随着限购城市指标适度放开,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消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8月份汽车销售额大增,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整体增速的拉动作用显著。这表明,宏观政策在刺激消费方面的潜力很大。
分析认为,家电、汽车等大宗消费品在消费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且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预计接下来仍是促消费政策的发力重点。
近日湖北省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提出18条具体措施发力稳增长,其中包括采取发放购车补贴、汽车消费券、加油券以及加大家电促消费力度等措施,促进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广东省发布《广东省加大力度持续促进消费若干措施》,从拓展文化旅游消费、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持续优化汽车消费环境、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继续做好消费券发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16条具体举措。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告诉第一财经,必须充分重视支持促进和刺激汽车、家电等方面消费政策有可能存在的政策边际效应减弱问题以及相关政策对整体消费改善拉动作用的逐步减弱问题,后续消费回升还需要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精准扶持力度,并注意通过稳定房地产市场、维护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来修复地产链条的消费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未来促消费还应在培育消费增长引擎、挖掘消费新增长点上发力。比如,以大城市和城市圈城市群的消费发展为驱动力,增强大型中心城市消费集聚力和消费供给创新力,打造消费增长极,引领带动区域消费的发展;以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为动能,丰富消费场景,推动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
将投放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
物价与消费息息相关。近几个月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处于高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日前表示,今年后几个月到明年一季度国内物价水平可能比前几个月略高一些。即使国内物价涨幅不大,困难群众的感受可能比较明显。将加大对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力度,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随着国庆节日临近,蔬菜、猪肉等重要民生商品需求趋旺,叠加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部分地方出现强降雨天气等不利因素,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面临一定压力。
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经历了先跌后涨的过程,近期在每公斤22~24元区间波动,处于历史较高水平;最近一周猪粮比价为8.38:1,处于猪肉储备预案确定的6:1至9:1合理区间的上沿。
农业农村部公布的9月16日农产品(000061)批发价格200指数、“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分别为128.94、130.99,中秋节(9月10日)后略有下降,但远高于2021年同期的112.99、113.85。
食品价格之外,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通胀持续处于低位,8月CPI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表现均低于预期,PPI同比增速2021年以来首次低于CPI。市场普遍认为,未来数月在低基数的作用下,食品价格上涨可能带动CPI单月向上突破3%,但由于疫情影响接触性服务业、需求不足,核心通胀仍处低位;在全球经济将陷入衰退的预期下,大宗商品价格回落,PPI同比增速快速下行,不排除快速转负的可能。综合来看,未来中国通胀压力并不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表示,中国物价走势正呈现三个新特征:总需求不足与结构性通胀压力并存、CPI上行与PPI下行结合、供需关系上对通胀的影响从需求主导转变为供给主导。当前中国面临的通胀主要来自供给面扰动,结构性通胀主要缘于猪周期带动食品价格快速上行,输入性通胀主要来自极端气候、俄乌冲突等导致的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波动。
为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孟玮表示,近日将投放第三批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各地加大力度同步投放地方猪肉储备。根据已投放数量和后期投放计划,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猪肉储备20万吨左右,单月投放数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投放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孟玮表示,考虑到当前生猪价格已处于较高水平,生猪养殖头均利润也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如果价格进一步大幅上涨,可能导致产能过快增加、后期价格大幅下跌,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因此,今后几个月,国家生猪价格调控工作的重点是防范价格过快上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紧盯生猪市场动态,结合市场供需和价格形势,分批次持续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督促指导各地同步投放猪肉储备,必要时还会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并加强市场监管和预期引导,促进市场和价格平稳运行。
此外,发改委还将指导各地紧抓蔬菜生产、加强产销衔接、畅通运输配送,保障终端市场“微循环”顺畅、市场供应充足。采取平价销售、补贴流通销售环节、减免批发市场进场费等措施,促进价格平稳运行。鼓励重点骨干企业坚持诚信经营、带头保供稳价,协调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从市场运行情况看,有关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近期成品粮油价格基本稳定,蔬菜、鸡蛋价格回落,猪肉价格总体平稳运行。”孟玮说。
好了,关于宏观政策拉动经济复苏 新一轮促消费举措在路上就介绍到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09-19 19:10:03
2022-09-19 18:10:04
2022-09-19 09:10:14
2022-09-19 08:10:48
2022-09-19 08:10:19
2022-09-18 14:01:04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09-19 14:01:28
2022-09-19 08:10:32
2022-09-18 13:02:57
2022-09-18 12:03:34
2022-09-18 11:05:38
2022-09-18 10:0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