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8:10:06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今天,财经视野小溪给大家讲讲来自每日经济新闻的《“2万亿”成都定下新目标:未来5年GDP超3万亿元“立”起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每经记者 程晓玲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欢
GDP跨越“2万亿”大关后,成都站上了新起点,期望未来5年能够“再上一个万亿级”台阶,在中国西部“立”起一座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月21日上午,成都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市长王凤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过去5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2%,总量达到2.08万亿元;今后5年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亿元,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实现这一目标,内陆城市必须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为此成都提出到2027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2万亿元;同时,必须形成更有带动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成都提出打造2个万亿级优势产业和10个以上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
一边加压,一边奋进。对于正在行进中的2023年,成都明确了“GDP增长6%以上”的预期目标,通过在促进经济运行全面回升、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等十个方面加速、加劲发力,早日把“蓝图”变为“实景”。
按照成都的说法,保持较快增长,既是为了巩固其在副省级城市中的发展位势,也将有利于创造更多居民就业、提供更优公共服务,坚定发展信心。
主动服务市场主体“为企业家撑腰”
“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成都自然不例外。
报告显示,2023年十大重点任务的第一项,便是“聚焦提振信心激发活力,加快促进经济运行全面回升”。成都希望通过推动消费强劲复苏、加大项目投资力度、促进外资外贸提质等举措,力争实现“稳中求进”、全力跑出“加速度”。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复苏特别强调“强劲”二字,或与这座以“消费”闻名的城市面临的挑战有关。
2022年,成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96.5亿元,同比下降1.7%,增速低于全国平均线1.5个百分点,同时,其人均社消零在GDP十强城市中排名靠后,还有较大挖掘空间。
为此,报告提出,今年将提升消费场景,差异化打造春熙路、交子公园等核心商圈,新引进首店500家以上,打造示范性和特色消费场景16个,“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力争社消零总额实现8%以上增长。
与此同时,“市场主体”作为另一个直观反映“信心”的指标,成都此番明确表示要主动服务,“旗帜鲜明为企业站台、为企业家撑腰”。
报告显示,成都今年重点在“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积极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创造更有利条件”,“高效运营12345亲清在线,健全完善助企热线、蓉易办、蓉易享、蓉易见等企业服务平台”等方面发力,坚定企业发展信心。用成都的话说,“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
就在21日下午,成都市政协即组织经济界别委员围绕实施《成都市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举措》协商建言,其中一个共性的建议是,“推进信息化建设”。
打造产业发展新的“四梁八柱”
作为“2万亿俱乐部”新成员,成都的晋级离不开产业的有力支撑。
截至2022年,这座超大城市已培育形成了1个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8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还有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2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不过,未来五年要“再上一个万亿级”台阶,成都意识到,必须推进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打造产业发展新的“四梁八柱”。
记者注意到,“制造强市”已连续两年被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相较于去年作为“推动先进制造业做强支撑”的一项子内容,今年明确提出“全力建设制造强市”——措辞和位置的变化,都凸显出制造业之于成都的重要性。
“我关注到成都坚定不移地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产业建圈强链行动,实施中小企业能力提升五年行动,这不仅为我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刘小念是一名来自制造业一线的成都市人大代表,他所在的企业是一家专注低温阀门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他表示,成都其实是国内有名的低温行业制造基地之一,境内有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建议引导大型企业发挥“链主”作用,搭建共性技术平台,鼓励产业链上各环节企业融通创新,帮助中小企业在融入大企业供应链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报告,成都将继续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3万亿元,同时推动汽车产业向智能网联和新能源转型,增强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制造能力,建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前瞻布局元宇宙、类脑智能、量子计算等新领域新赛道。
成都的目标是,通过深入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2027年,打造2个万亿级优势产业和10个以上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超过20%、15%。
向“创新”要新动能
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成都正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
报告显示,成都今年将在“建强科技创新支撑体系”持续发力。包括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全力保障国家实验室建设,开工建设电磁驱动聚变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高水平运行天府实验室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高大上”的平台,成都还将“支持办好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作为创新支撑的一项内容。
而对于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的“科技成果转化”,成都表示,今年将出台科技成果转化十条政策措施,加快形成创新活动风险共担、创新成果多方对接、创新转化全链条加速三大机制。
同时,在集成电路、创新药等重点领域布局中试研发平台5个以上,采取“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组织实施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100项以上,力争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0%以上。
尽管“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件”“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达1.35万亿元”等指标达成存在挑战,但也透露了成都强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决心。
将视野向外延伸,成都的“新动能”还有哪些可能?
作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2022年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3109.2万人次,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一。但对内陆开放来说,这还不够,空港还有很大潜力。
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将聚焦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加快构筑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包括加快恢复国际(地区)定期直飞航线、新增5条以上,国际班列开行4700列以上。
“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成都将再次“起飞”。
好了,关于“2万亿”成都定下新目标:未来5年GDP超3万亿元“立”起一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就介绍到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3-02-21 17:10:01
2023-02-21 09:10:12
2023-02-20 13:10:00
2023-02-20 09:10:00
2023-02-19 19:10:01
2023-02-18 09:10:02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3-02-21 14:10:37
2023-02-21 08:10:12
2023-02-16 15:10:25
2023-02-16 13:10:26
2023-02-16 09:10:42
2023-02-14 08:10: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