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面面铜锣里,满满改革声——探寻新中国资本市场的“速度与激情”

时间:2022-05-18 10:01:06来源:网络整理

新华社上海4月22日电 题:改革的锣声响起——探寻新中国资本市场的“速度与激情”

新华社记者潘庆

在黄浦江和外白渡桥两岸,有一座有100多年历史的英国新古典主义建筑。这里曾是著名的浦江饭店,也是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的旧址。

在这里,人们可以“遇见”珍贵的锣,“倾听”他们在新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

第一个锣,锣面直径约50厘米,黑色的琴身饰有金色圆环。这枚600元从二手市场购得的锣,见证了新中国资本市场的宏大征程。

1980年代沪港通只是开始 资本市场改革空间将远超预期,股份制改革悄然开始。股票,一个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消失多年的概念,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1984年7月,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正式注册的股份制企业,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发行300万元股份。

同年11月14日,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这种纸质股票没有时间限制,不能撤回,可以流通和转让,被视为“实物股票”。发售当日,“小飞乐”股份以每股50元、共计10000股的价格被抢购一空。

“婴儿时代”的股份制改革伴随着“姓氏、社会、资本”的争议,甚至引发了是否会动摇公有制经济主体、导致国家流失的担忧。拥有的资产。

1986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时任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范二林时,向远道而来的客人赠送了一只“萧飞乐”股票作为礼物。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这一举动,不仅向世界宣告了“股市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属”,也对刚刚起步的新中国股市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

一、新中国资本市场最早的参与者之一,原万国证券黄埔营业部经理谢荣兴,至今仍清晰地记得股市的开端。他回忆说,当时人们对股票的新事物充满热情。但是,在交易所成立之前,股票交易都是由证券营业部的工作人员手动进行的,有时过户手续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严重影响了交易。市场各方都在期待一个能够实现集中清算和转移的交易所。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在浦江宾馆倒地。

跳蚤市场的这声锣响,敲响了新中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的第一声开锣。声音不大,却惊天动地,标志着社会主义中国正式以股市为工具发展经济的开始。

上交所开市当天,谢荣兴在营业部门口挂了两个大气球,用一个大大的红色标语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

“上交所的诞生,用新的‘游戏规则’改变了过去场外交易去中心化、不透明、成功率低的局面。‘原则实现了’。” 谢荣兴说道。

当时,中国股市是世界上“最小”的市场:8只股票,市值12.34亿。上交所首日成交1016万元,其中股票卖出仅49万元。

当年的锣可能没有意识到,它开启了世界金融发展史上的奇迹:从“老八股”起步的中国股市,仅用了30年,就成为了世界金融发展史上的“第一梯队”。全球资本市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股市。

截至2021年4月20日,沪深两市共有上市公司4281家沪港通只是开始 资本市场改革空间将远超预期,总市值近80万亿元。贵州茅台、工商银行、中国平安等7家公司总市值超万亿元,138家上市公司进入“千亿阵营”。

1997年,随着上海证券交易所迁往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只锣光荣地“退役”了。

第二个锣暂时没有出现在中国证券博物馆,因为它在亚洲最大的无柱交易大厅“值班”。但我们可以在博物馆保存的文件所展示的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许多“亮点时刻”中找到它。

2014年11月17日,一声响亮的开锣,沪港通开通连接内地和香港股市,标志着新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与沪港通模式相比,深港通于2016年12月5日启动。

截至2021年4月20日,沪深港通北向资金净流入近1.34万亿元,南向资金净流入近2.13万亿元港币。依托开创性的互联互通机制,A股市场逐渐成为全球资本的“标配”,内地投资者也可以在香港市场投资优质上市公司。

“沪港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中国资本市场解决了开放互联互通的常态化问题,这样的创新会让中国资本市场越走越远。” 研究院前院长李晓佳说。

第三个锣高178厘米,宽124厘米,直径80厘米。锣架上刻有云雷纹,模仿商周青铜器的典型纹路。锣面上的牛头装饰,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2019年7月22日”等标志和字样,都表明了它的非凡身份。

“这只锣,见证了科创板的成立和注册制改革试点的实施,”中国证券博物馆副馆长金星说。

经过20多年的成功运作,中国资本市场开始显现“短板”:传统产业占比过高,代表产业转型方向的新兴经济体占比较低。受现行上市标准的限制,许多尚未实现盈利或设立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创新型公司,以及在境外注册的红筹公司,在关键时期无法在国内获得融资支持,不得不转而寻求海外上市。

在此背景下,支持科技创新的“量身定做”的科创板应运而生。

“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科创板通过更加‘包容’的制度创新,成为科技企业成长的‘摇篮’。”杨德龙主任说。前海开源基金经济学家。

从2018年11月5日首次公告“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至2019年7月22日,首批25家公司集体上市。在金星看来,259天建成的科创板创造了新中国证券发展史上的又一奇迹,也彰显了中国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速度与激情”。

截至2021年4月20日,科创板已迎来26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3.4万亿元。随着一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硬科技”企业陆续落地,以及首家红筹公司、首家“同股异业”公司、首家非盈利公司的亮相,中国资本市场生态正在逐步“重塑”。

“科创板推动科技企业跨越式发展,完善科技人才激励,强化科技成果,为专业机构和普通投资者投资提供良好选择科技型企业。” 上交所董事长黄宏元表示,科创板的包容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和品牌示范效应正在逐步显现,给科技企业和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除了上交所的开锣和科创板的开锣,在中国证券博物馆里,人们还可以看到其他几只锣,包括首发上市所用的开锣。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的金融衍生品。锣。

这些锣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敲响,记录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许多重要时刻。

如今,它们虽已成为收藏品,却与在各大市场“服务”的锣声相呼应,共同见证了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起步、成长、改革与开放。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