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08:10:23来源:新京报
今天,财经视野小溪给大家讲讲来自新京报的《“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奔跑一生,停步在这个冬天 |逝者》。
张亮友不想停下脚步。
12岁,他开始每天清晨在做工的矿上奔跑;30岁,他跑出了中国第一个马拉松纪录;57岁,身侧多了妻子的身影;63岁,他接过亚运会的火炬;87岁,在家人弟子的陪伴下,他冲到了最后一场全程马拉松的终点——
直到衰老赶上了他。人生的最后四年,他已经颤颤巍巍走不出一条直线,仍旧要每天绕着房子跑几圈。一个月前,他生了一场小病。痊愈后,他不得不拄起拐杖,绕着走廊来回踱步。这个高大魁梧、背脊笔直的跑者,畅想着越过这个冬天,等身子骨缓过劲儿来,再重新出发。
直到生命的最后,他对人世的眷恋仍旧是跑步。11月7日,95岁的张亮友在家中去世。他被誉为“中国马拉松第一人”,作为一个符号,见证着中国马拉松从小众爱好发展为全民运动。世人眼中的“跑疯子”,以常人无法理解的执着,跑完了他的一生。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受访者供图
“跑疯子”
11月7日,在江苏省仪征市的家中,张亮友如往常一样,早上起来吃了一个馒头、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擦过身子、换了身衣服之后,张亮友说自己累了,要躺一会儿。
没多久,小女儿曹敏听到几声“老伴”“老伴”的喊叫,她赶过去时,母亲正顺着父亲的胸口,而一旁的父亲,缓缓闭上了眼睛。
张亮友逝去得突然又安详,前后不过10分钟。生病卧床时他一直念叨的“要重新跑起来”,终究没能实现。
整理遗物时,曹敏发现,父亲的衣服只有运动服,鞋子也只有跑鞋。新的旧的,足足有五六十双,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一个大柜子里,每双鞋的鞋带都是系好的。
跑步贯穿了张亮友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里,他保持着一种极度规律的生活。
12岁开始,他每天清晨在煤矿上奔跑;后来到了一家铁合金厂做副厂长,还是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跑步,跑完去上班,到的比工人还早,下班后晚上9点就睡了,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很少;2018年搬到江苏仪征前,他生活在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一家旧厂房后面,凌晨3点半打着手电出门跑步,每天10公里以上,风雨无阻;哪怕已经90岁高龄,走路都颤颤巍巍的,仍然要绕着房子小跑几圈。
他跑过泥路、石子路,穿过布鞋、胶鞋,甚至光着脚跑过。条件艰苦的年月,他就穿着厂里发的布鞋跑,底掉了,用胶皮补上,磨穿了,用草绳捆着,一双鞋上补丁摞着补丁。脚经常被磨破,一个脚趾由于长时间跑步,变了形,跑步前得先用布包裹起来。
跑友刘保平记得,一个12月下着雨的湿冷早晨,他看到浑身湿透的张亮友正在跑步,问他,“你停一天不行吗?”
连家人都不理解这种执着。“小时候,很少能见到父亲的身影,他不是上班就是跑步。”曹敏说,“我们子女都不理解,觉得只有傻子、疯子才这样跑。”
“跑疯子”,甚至有人当面这么叫他。
直到晚年,张亮友与妻子还在每天跑步。受访者供图
“中国马拉松第一人”
很长一段时间里,周围的邻居、同事并不知道,这个“跑疯子”,还有个“中国马拉松第一人”的名号。
这个故事同样充满“张亮友”式的执着——在忙着解决温饱问题的上世纪50年代,作为一名煤矿工人,张亮友就敢给时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主任的贺龙写信,建议国家开展马拉松项目。可以想见,这封信石沉大海。但他接着写了第二封信、第三封信,直到1957年国家体委在安徽合肥举行了全国第一场马拉松测试赛。
那年张亮友30岁,身高1米76,腿不长,没有生理上的天赋。他出生在安徽省淮南市一户普通的农家,父母没有跑步的习惯。清粥白菜馒头,也没有给他补充所需的蛋白质。这些条件都不适于运动。但对一场马拉松比赛来说,精神力量比体力更重要,张亮友恰好具有一种坚韧的毅力。
1957年的张亮友。受访者供图
1939年,12岁的张亮友开始在安徽淮南大通煤矿打工。此前一年,侵华日军占领了淮南,大通煤矿被他们占据。当时,日本人举行运动会,正在长个子的张亮友跑过去看,发现里面没有一个中国人,问起周围人,得到的回答是:“跑不过他们,参加了也拿不到名次,这不丢人吗?”
“要为中国人争口气”,源于这股冲动,张亮友开始跑步。夏天是三四点,冬天是五六点,天刚蒙蒙亮,张亮友就开始跑。矿上三班倒,为了空出早上的时间,他经常和人把早班换成夜班,跑完了,倒头就睡。
努力起先并未得到回报。1953年,大通煤矿举办了一场职工运动会,在一万米长跑比赛上,张亮友跑了个最后一名。“证明自己”的冲动再次在他体内翻涌。在加大强度锻炼下,1955年,他获得安徽省运动会长跑冠军,同一年,在上海全民运动会上,他再次取得了一万米长跑冠军。
他花5分钱从上海买回了一本马拉松方面的书籍,这才知道,还有马拉松这项运动,全程42.195公里,远超一万米的距离。此后,他给自己定下每天50公里的任务量,同时写信建议国家开展马拉松项目。
1957年12月,全国第一场马拉松测试赛开始,共20位选手参赛。砂石铺就的路面,跑起来尘土飞扬,周围没有观众。张亮友跑得不紧不慢,与他共同参与这场比赛的老同事陈宏喜记得,张亮友起先并非是跑在最前面的,但他“心态很好,不紧张”。
30公里之后,马拉松选手迎来最难熬的节点——“撞墙”。肌肉开始罢工,意志力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许多选手在这时候都没有坚持下来。但熬过这一段,人的体能又会逐渐恢复过来。张亮友跑得稳,陈宏喜跟得紧,最终他们一个第一,一个第三。
把推广马拉松变成自己的责任
获得冠军后,张亮友从赛场上消失了。直到1984年,57岁的张亮友被国家选去美国参加洛杉矶第十七届世界老年锦标赛。
而陈宏喜在安徽省体校训练了两年后,因为运动员没有收入,又回到了矿上,之后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赛事。
在那个年代,对大多数人来说,养家糊口排在首位,爱好则是奢侈品。张亮友将“冠军”的头衔内化成“责任”,在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推广马拉松。测试赛后两年,矿上跑步的人从三五个,变成了十多个。
张亮友以一种笨拙而赤忱的方式带动身边触手可及的那些人。上世纪80年代,他去了一家铁合金工厂做副厂长,发动厂里30多位工人一起办了一个马拉松比赛。当时,他用“谁跑好了,我奖励你们喝酒”的方式承诺那些干体力活的年轻人。
1998年,北京马拉松向全社会开放,这意味着马拉松从专业竞技走向大众,业余运动员也能参加。就在一年前,张亮友找到了已经退休的陈宏喜,鼓励他重新开始跑步。41年后,71岁的张亮友和61岁的陈宏喜一起参加了第二场马拉松。
张亮友(左四)与他的跑友、弟子。受访者供图
此后赛事开始增多,但很多人对跑步还抱有最原始的认知,“迈开腿不就行了吗?”张亮友开始学习科学跑步的知识,然后传授给周围的人。曹敏记得,父亲每天都把体育报带在身上,“去外地出差,只要看到与体育有关的东西,他都会买回来。”
他成了民间“教练”,每遇到一个跑步爱好者就得“指点”一番。刘保平第一次认识张亮友,就是在自己日常跑步的路上。那是2007年,跑步成了健康的代名词。51岁的刘保平患了腰椎间盘突出,听从医生的嘱咐,开始晨练跑步。没想到,张亮友一见他就拉着他说:“你知不知道你跑步多少配速?”
“我哪知道这个啊。”刘保平说,初次见面,张亮友就迫不及待让他跑一圈,“他要骑自行车给我测速,然后根据测速的结果指导我,前半场配速要在5分钟一公里,后半场要突破5分钟。”
刘保平开始跟着张亮友训练,见识到了他严格的一面。7月份,淮南气温高达40℃,他让跑友们绕着田径场跑20圈,每一圈不能超过2分钟,少一圈补三圈。有一次刘保平没跑下来,心里纳闷,没跑下来就没跑下来,下次跑不就行了?张亮友说,“你错了,这一圈没跑下来,以后怎么坚持锻炼?”
张亮友的“徒弟”遍布各行各业,有老师、医生、学生、煤矿工人……他热衷于把他们都带到马拉松赛场上去,刘保平统计过,张亮友参加马拉松比赛“一年不下40次”,他一个月2000块钱退休金的一半都花在了火车票和旅馆上。
2005年到2010年,淮南市的跑友团从2个增加到6个,新增4个团的团长全是张亮友的弟子。每次协商什么事情,都会约在张亮友那处老厂房里。退休后,张亮友开始琢磨厨艺,他捧着烹饪书学习,招待每一位访客。烟火气弥漫在跑友们的每一次聚会中。
“就像一个勇士一样”
长跑是一项耐力运动,它塑造了张亮友的性格——做事认真、执着坚韧、说一不二。
每做一件事情,一定要认真地去做。这是张亮友对子女的教诲。每回家庭聚餐,他听完子女的近况,总会说一句“不要气馁,一件事执着地做下去,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
家人的印象里,跑步就是张亮友的全世界,他确实如教育子女时所说的那般,一件事执着地做下去,并不在意结果。
他带动了妻子一起跑步,1984年开始,两人总是结伴同行。2014年,87岁的张亮友和老伴参加了最后一次全程马拉松比赛,这次是由子女陪同。
在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场上,曹敏第一次看到了不一样的父亲,“就像一个勇士一样”,抑制不住地兴奋、开心,仿佛浑身上下每一处细胞都在准备开赛,“这是他在家里完全没有过的状态。”
2014年,张亮友参加郑开马拉松赛的证书。受访者供图
这场比赛是张亮友与妻子的“挂靴”之赛,就像与马拉松做了一场告别。此后,他仍旧带着跑友参加城市马拉松,但不再参赛。也是在这一年,张亮友结识了小他30岁的魏普龙。
某种意义上,魏普龙是张亮友最得意的弟子,实现了他一直以来的诸多愿望。他说要带动很多人参与,魏普龙在2014年成立了马拉松协会;他说马拉松要有文化传承,魏普龙建立了蜀山马拉松文化博物馆、大圩马拉松小镇。2015年起,各大城市开始举办马拉松赛事,从之前的每年一二十场增加到上百场,2019年甚至达到上千场。商业逻辑由此嵌入马拉松赛事中,马拉松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如果说张亮友是凭借着自己的一腔热忱在宣传、推广马拉松,魏普龙则更适应商业化的马拉松,他将收入花在协会、赛事的运营上,“办一场赛事,一定要在社会上有影响力和传播力。”
时代的车辙碾过那些质朴又笨拙的方法,张亮友也逐渐老去。2018年搬去江苏仪征后,物理上,250多公里隔开了他与自己构筑的马拉松基地,但依靠电子媒介,他仍旧关注着跑友圈的一举一动——每天边绕着小区跑步边跟魏普龙视频,守着家中的电视看体育频道,坐在座机旁与淮南跑友寒暄聊天。
他放不下马拉松。陈宏喜记得,最后一次见到老友张亮友,是在去年。日暮西山,他们互相拉着走。最后,如同口头禅一般,张亮友再次嘱托这位参加了中国第一场马拉松测试赛的老人:“要把马拉松发展起来。”
新京报记者 徐巧丽
编辑 刘倩 校对 吴兴发
好了,关于“中国马拉松第一人”张亮友:奔跑一生,停步在这个冬天 |逝者就介绍到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11-26 09:10:21
2022-11-26 08:10:17
2022-11-25 18:10:05
2022-11-25 17:10:38
2022-11-25 16:10:40
2022-11-25 13:10:05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11-26 17:10:35
2022-11-25 08:10:36
2022-11-24 08:10:32
2022-11-23 19:10:35
2022-11-23 12:10:20
2022-11-22 08:10:1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