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7 10:02:48来源:网络整理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其意义和实现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时代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过持续快速发展,中国国内居民收入和购买力大幅提升,形成了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生产体系和企业发展生态系统。比较优势发生了显着变化。
同时应该看到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不包括,中国过去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近年来,国际地缘政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旦出现重大的外部供需冲击,中国国内经济可能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的发展战略做出新的调整。
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种系统性、深层次的变化,事关全局,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维和战略谋划。这也是基于中国比较优势变化的调整。新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可以提高国内发展质量,用国内可控发展应对不可控的外部冲击;推动产业链转型升级。
国内循环是重点学科,但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国内流通与国际流通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当国内流通畅通,形成多维度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可以为中国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参与国际流通打下坚实基础,从而更好地参与深化国际流通,进入国际市场。新的竞争优势;稳定的国内流通也有利于国际经济流通的稳定,从而为国内经济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外部动力。
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有利于中国实现经济效率与经济安全的平衡,通过稳定和改善国内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为全球化开辟新路径、新机遇。动力本质上是国内更高质量的发展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如何构建国内流通体系
构建国内流通体系,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
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是一项长期战略。首先要采取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改革措施,特别是依法治国,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国的发展目标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不断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的重大进展。要加快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高质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经济特别是供给侧的一些突出矛盾和瓶颈,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我们将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营造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开放。从长远来看,中国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内部体制机制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我国现行体制和体制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抓紧时间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进一步优化治理体系,大大提升各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公共部门更需要发挥“杠杆”作用,发挥政府的好作用,激活市场和社会的能量。这考验着各级政府的协调能力,即如何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尤其重要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既要有‘有效市场’,也要有‘有前途的政府’,努力在实践中解决这个全球性的经济学难题。”这就是说,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缺一不可,各自有明确的界限,都可以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作用。政府应该而且可以在战略前瞻和战略协调方面发挥广泛的协调作用,培育比较优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在应对 COVID-19 疫情方面表现出出色的治理能力。中国的抗疫模式体现了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前瞻性的战略研判、制定相应的政策和确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体现了全国大局和国家规划的强大协调性现在来看,中国抗击疫情的成功为国内经济周期创造了条件。
治理能力提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的市场监管能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对于推动国内经济循环发展十分重要。更加注重规则和秩序,是促进生产要素畅通和有效配置的前提。反垄断是保障公平竞争的主要手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只有在法治化、市场化和机会均等的前提下,才能激发创新和生产力,形成各要素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经济生态系统。从长远来看,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有助于降低整体风险和经营成本,使国内经济周期更具可持续性。
第二,完善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
在“去全球化”的冲击下,近年来全球供应链体系受损,这种不利的外部环境短期内无法改变。因此,从平衡效率和安全的角度构建国内产业链体系,有利于分散风险,保持长期稳定发展。在相对稳定可控的环境下,可以加快布局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并在全国范围内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实现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形成经济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是国内循环的重要环节。
中国是世界重要的制造大国,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中具有重要地位。围绕产业链形成的供应链、服务链和价值链体系也非常完善。这一独特的产业生态系统,集产业支持、融资、生产性服务、开放式研发和优质劳动力供给为一体,可为跨国公司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是吸引跨国公司的重要因素。
跨国公司在华布局动态调整。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一些跨国公司将退出,一些新公司将进入。中国对跨国公司的吸引力体现在相对较低的生产要素价格、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和企业生态系统、丰富的融资能力、大量优质劳动力、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等等。目前,中国总体上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要保持这种吸引力,不断形成新的拉动力,就需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制度完善,加大对外开放,营造最高标准的营商环境。
第三,进行全方位创新。
科技创新应该是畅通国内流通的核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打开国内经济循环的有效手段。我国部分产业链高端环节薄弱,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弥补。此外,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将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同时,也应积极探索利用高科技手段参与国际流通的新途径。尤其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应该是突破国际流通壁垒的重要手段。探索数字贸易、数字金融、数字货币等促进经济要素全球流动的新途径、新模式。这方面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我们所处的时代具有许多鲜明的特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业态涌现,颠覆性商业模式涌现。要在平稳的国内大循环中抓住时代机遇,在赶超的基础上实现超越,将全方位创新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有机结合,以科技创新推动全面创新核心。只有全面创新,才能不断释放改革红利,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是加快内需体系建设。
扩大内需是国内经济周期的关键环节。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最大的影响是海外需求的影响。外贸需求骤然大幅下降,让外向型企业一时难以找到国内替代需求。未来,即使疫情过去,欧美市场的需求也可能继续走弱。
在完整的经济循环体系中,内需是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引导企业从满足外需转向内循环,为国内企业提供创新动力和强大的利润保障能力。在需求端的拉动下,更多的生产、流通、消费循环链的增值环节可以留在国内市场。从经济增长的效果来看,这比过去“两端出局”的外向型经济模式更能放大乘数效应。
中国拥有超大市场,中等收入群体已达4亿多人,购买力举世瞩目。有效满足国内强劲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这方面的主要挑战是如何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普通民众的可支配收入。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的收入差距和生活成本影响了国内消费能力的提升,使得国内经济循环缺乏足够的动力,需要通过相应的改革和政策来解决。
扩大内需也有利于参与国际流通。未来,一些发达国家可能会削弱最终产品的消费拉动效应,中国的内需也将对国际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发展内需市场,实现消费升级,有利于中国增加对国际高端消费品和先进工业品的需求,有利于减少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逆差,缓解国际贸易紧张局势。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双循环”框架下,重视内需体系建设,有利于为世界打造新的出口目的地,从而营造更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看,中国将通过参与国际流通体系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不包括,向世界开放内需市场和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世界经济增长。
如何参与国际循环
在参与国际经济周期方面,中国从“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看待近年来出现的逆全球化和民粹思潮。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继续参与经济全球化。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际经济周期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发达国家依靠技术、资金和管理优势向发展中国家分配订单;发展中国家在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生产,然后将其生产的消费品出口到发达国家。这一国际循环对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改善全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整体福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也深度参与并受益于这一循环制度。而且,中国还需要继续参与这个国际经济循环体系,多角度参与国际循环。
然而,这个循环系统却面临着力量不足的困境。发达国家的购买力和比较优势在下降,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领导力和治理能力也在减弱。
经济全球化形成了全球资源交易体系,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但全球化本身并不能自动保证增加的利益的公平分配。因此,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是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全球化形成了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复杂体系,没有全球治理的全球化是脆弱的,甚至是危险的。近年来,现有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形势变化的不适应问题日益突出,亟待改革完善。
二战结束70多年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中国家持续增长,但在全球治理中缺乏话语权,在这个循环体系中也处于从属地位和劣势地位。地位。世界需要尽快形成多极合作治理体系。一方面需要改革现有的治理体系,另一方面需要建立新的机构,注入新的活力。但无论哪种方式,多边主义和发展中国家的参与都应该是重要因素。中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循环,为全球化和全球治理做出贡献。
第二,通过“一带一路”推动全球化。
“一带一路”不仅可以包括过去被忽视的发展中国家,还可以通过开放的平台接受发达国家的参与,使其更具包容性。虽然单个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在经济水平、消费能力、科技实力等方面都不是很强,但整体能力是巨大的。加强与这些国家的合作,是中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新渠道。
以“一带一路”为基础的新经济循环体系不排斥原有循环,而是对原有体系进行补充,从而完善全球经济循环体系。通过这些互补的循环体系,中国可以加强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联系,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为全球化注入新的动力。
过去,全球经济周期以金融投资和技术转让为主,很少涉及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发展成果大多局限在小范围内。 “一带一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导向,可以让更多的附加值落户当地,从而更好地带动就业,改善经济福利。 “一带一路”倡议为解决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瓶颈提供了新机遇。发展中国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投资和贸易,最终促进减贫和社会进步。可以说,“一带一路”具有高度包容性,为国际经济周期提供了新平台、新动力。
总之,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有利于中国稳定国内经济,以可控的国内周期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既可以促进中国自身发展,也可以为世界做出独特的中国贡献。发展。它为处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04-27 09:02:20
2022-04-26 13:05:43
2022-04-26 08:58:55
2022-04-25 12:57:38
2022-04-25 11:03:01
2022-04-24 14:02:06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04-27 09:03:11
2022-04-27 09:01:36
2022-04-26 14:00:44
2022-04-26 12:01:43
2022-04-26 12:01:08
2022-04-26 11:59:4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