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0 11:05:30来源:网络整理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进入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我国城镇化进入了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过渡的关键阶段。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线性扩张,具有一定的掠夺性。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反思我国城镇化发展的现阶段,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创新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问题
CLC 编号:F290 文件识别码:A 货号:1001-828X (2014)06-000-01
一、城市化的意义
首先,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点,加快城镇化进程可以促进我国整体发展的平衡、协调、可持续。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经济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都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同时,以城镇化为载体,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也可以实现低碳发展。
其次,加快发展新型城镇化可以不断扩大内需,这是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和可持续动力,也是我国立足世界的长远发展战略。未来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继续提高30%左右,力争实现3亿至4亿人口城镇化。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将有10亿人生活在城市中。目标很理想。如此大规模的城镇化,将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城市群效应,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应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将激发我国巨大的消费潜力。,
最后,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平衡,促进国际资源、能源和信息技术产品的消费,促进世界各国对我国的贸易和投资,共享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经济增长。因此,我国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转型具有重要作用,也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机遇。
二、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律
1.分阶段
研究发现,城市化进程接近于一条略显平坦的S型曲线,也就是说,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城市化率低于30%的初始阶段。工农业生产水平低,工业发展非常缓慢,能生存下来的企业很少,能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也很少。第二阶段的开发率在30%到70%之间。这时,国家的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农业生产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工业可以为社会群体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城镇化也有进一步发展;第三阶段,发展率在70%到90%之间。此时,我国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经济实力,工农业发展都进入了稳定阶段。,第二产业正在逐步向第三产业过渡,提高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2.社会生产要素的变化
在理想状态下,可以用经济学的空间经济学原理来解释。无论任何国家的经济活动如何,在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都会形成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但是,理论不等于实践。经济发展会受到交通、技术、人才、环境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一旦这个稳定的结构被打破,社会就会开始形成一个新的结构。
3.经济发展决定社会发展
总体而言,许多发展中国家仍在通过吸纳劳动力加速城市化发展。城市发展的主导产业将继续由农业向工业转移,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国家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城镇化发展更离不开经济支撑。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集中,城市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交通拥堵,城市环境又脏又乱,公共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所产生的一些“副产品”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开始讨论。曾经,人们争先恐后地涌向大城市,但现在人们开始逃离大城市。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以工业化带动经济发展。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粗放式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1.城镇化要循序渐进
经济发展确实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但城市基础设施却跟不上人口增长的发展步伐,失衡严重。这种城市化是没有意义的。剔除不享受城镇人口待遇的城镇人口,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仅为40%,这意味着近一半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但这部分人口并没有实现顺利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福利制度。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各地行政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保障。
2.城镇化发展要有效解决土地问题
城市化水平有两个基本指标,即人口和土地。首先,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基本完成了城镇化的第一步。这只是劳动力的城市化,而不是人的城市化。其次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城市扩张需要大量土地,需要向城市边缘地区扩张,从而完成城市化的第二部分,土地城市化。
3.政府应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推动作用
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双手的配合,城镇化的发展也需要这两只手的配合。在经济学中,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两只手,一只是“看得见的手”,也就是政府,另一只是“看不见的手”,也就是市场。城市化进程实际上是政府与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机结合。政府要调整市场供求关系,保障市场秩序,积极参与市场资源优化配置。
参考:
[1] 曹鑫. 统筹城乡: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J]. 伟士, 2008 (04),
[2] 顾晓江,陈家友.西部城镇化——加快中国现代化进程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0(05).
[3] 徐景勇. 调结构扩内需立足于城镇化稳步推进[J]. 福建省理论研究,2010(02).
[4] 孙立平. 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J]. 中国旧区建设, 2007 (05).
[5] 黄坤.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民工城镇化[J]. 城市发展研究,2009 (02).
作者简介:魏启佳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热点问题探索,男,河北人,助理研究员,从事产业经济学方向研究。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05-10 09:04:26
2022-05-09 14:07:03
2022-05-09 12:02:04
2022-05-09 09:04:22
2022-05-08 20:49:11
2022-05-08 14:04:34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05-10 10:00:54
2022-05-10 09:05:21
2022-05-09 14:08:52
2022-05-09 12:01:09
2022-05-09 11:01:39
2022-05-09 09:05: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