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2 11:00:20来源:网络整理
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内涵入手,阐述了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四大特征,并总结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三大特点。这种实现方式立足于实践教学的视角,实现了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教学设计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大势所趋,是教师应具备的技能(一)多媒体教学提升课堂表现,是教学的需求改革:适当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具体的“图片”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清晰,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人生》的教学中,笔者一改以往思想教育课程讲道理简单枯燥的特点,利用计算机网络查找案例视频等大量生动的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同理,学生可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在学生的课堂上,在不知不觉中,以饱满的兴趣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浓度大大提高。 (二)多媒体教学要充分发挥视听功能,增强感染力:教师用电脑制作课件,作为现代教师的一项新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作者本人非常重视多媒体教学中重视课件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在教学中,在设计课件时,要注意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对人体各种感官的影响和刺激,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堂,提高学生的感性意识,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盛宴。
(三)多媒体是辅助教学,不应该是全部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中最重要的媒介不是电脑,不是图片,也不是老师本人。多媒体本身只是一种辅助教学,而不是整体教学,否则本末倒置,事与愿违。因此,在多媒体教室中,显示屏的位置不能代替黑板,黑板要完整空间,而屏幕应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真正发挥其“辅助”作用。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一)在课堂教学,适当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直观性等特点,灵活的使用方法,可使学生对原本枯燥、难以解决的问题感到生动、有趣、具体崇尚理解抽象,热爱学习,享受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学习过程(二)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问题观察的兴趣和关注;可以增加观察的可视性和清晰度;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并能突出观察对象的重点和焦点,本质特征可以提高观察效率;观察对象也可以有目的地选择和编辑,使其更集中,更典型,从而更具代表性,这往往可以使学生获得比现场观察更好的效果。(三)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地再现各种美的因素(如形象美、意境美、语言美等),更有说服力,独特的信息呈现方式科技更能发挥美育的作用。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真理体现在具体生动的形象中,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更好地用理性去理解,用情感去感动,引导到行动中去,促进学生的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在教学中的融合(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让我们的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视频、录音、电脑等通过多媒体教学。多种媒体技术,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生动,让学生看、听、手操作,直接影响学生的各种感官,综合对这些各种感官的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意识和积极性,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满”的教学新方式完成了传统教学模式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不断地给学生提供新的刺激,所以使学生的大脑时刻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他们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形式之一就是先支持自主学习,注重利用不同的技术和不同的媒体组合,设计好教学内容,提供教学服务,构建情境,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目标;二是着力推进技术优化。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结合将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很好地实现支持学习;三是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根据各种教学需要,对现有应用软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自主开发先进的教学管理系统,无缝集成,形成功能强大、性能优越的网络教学平台。同时开发小课程等微资源,适应学习需求,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支持。作为教师,课前要整合各方面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实现师生之间多元化的教学交流。学生可以在教师的知识下,利用网络平台登录资源库自主学习,实现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培养学习探究能力。总之,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将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充分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信息技术 教学融合 问题,并将其应用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加深全体师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教育,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推动素质教育具有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达到意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时代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植根于教育教学与信息化互动技术,以追求学习科学的精细化为目的,实现现代教育信息的数字化。
这里的深度融合概念涵盖了多种教育要素,包括学校课程、教学内容的呈现和选择、教学组织的创造性、教学方法的更新、教学步骤的精简、教学评价的系统化。等等。深度融合理念体现了新时代教育教学理念: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两者自发、互动、有效地相互影响、相互影响。以教育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重新凝聚新时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顺应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推动教育改革顺利开展。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深度融合思维下的教与学新思路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时代内涵也体现在教与学新思路上。在信仰的背景下,学科教学分为教与学两大部分。在教与学的互动关系中,教是第一步,学是第二步,教师的思想为“学”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教”的内涵不断延伸,实现了从单纯的知识转移到能力培养的转变。教师的角色逐渐从知识教学的引领者转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助手和问题探究的合作者。学生不仅学习数字、识字和考试成绩,还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四大特征 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精品课程设计必须以保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为基础。
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师生营造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实现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植根于教学理念的优化,将传统的以教师为本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性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必须坚持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的内容、过程和方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学目标的陈述必须简洁有力,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任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精品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既要满足中小学实际教学需求,又要便于教师评价。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离不开以人为本的理念的贯彻落实。学校需要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信息技术 教学融合 问题,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学习路径的广度。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广泛,有混合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问题式学习。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渠道的信息技术,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互动教学,确保学生摆脱传统被动学习的局面,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计划。 成功开发。
过程性评价的综合过程性评价又称形成性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动态的、多元化的评价。过程评价具有目标导向、激励强化等功能。保证精品课程过程评价的完整性,是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时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三、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三种途径 完善教师备课体系 完善教师备课体系,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传统的备课模式中,很多教师的备课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随意性,很少借鉴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精髓。当今时代是教育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在日常备课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在线备课、在线教研,实践证明这种备课模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各地区教育部门正在普及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建设,各中小学都在优化自己的校园网络。一些网络资源可以按学科和章节存储在每个班级的资源池中。 备课教师可以轻松找到自己需要的视频、音频、典型教案等,并将其应用到教案编写中,从而有效提高教案质量。学校可以定期对同年级同学科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并为每节课制定优秀的教案。
各中小学办公室教学系统可搭建电子备课系统,在电子备课系统中设置集体备课模块,集全教师智慧,开展主课协同备课老师、备课老师、交流处理等角色,共同完成一份优秀的整体归档;或由多所学校共同完成的教学计划,学校办公系统的教师可以在线阅读或处理并改进教学计划。优化师生课堂互动方案 在多媒体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保证课堂教学的可视化和具体化。在多媒体音视频的共同作用下,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发挥作用。 ,这可以极大地帮助学生理解他们所学的内容。比如在《范进中局》的教学中,课前老师需要让学生做基本的预习工作;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准备好的PPT展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然后播放一段“范进中”的“养”大戏,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范的形象。金,他的妻子,范的母亲,和屠夫胡。提问:你觉得视频中哪个角色最生动?为什么?回答完问题后,让学生一边阅读课本,一边进行全班人物形象表演,最后按名字朗读,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并在课堂上讨论一些相关问题。实践证明,这种互动程序在课堂上的应用,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便于学生理解,便于教师教学。
在计算机课堂课堂中,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准备本课的教学网站。网站涵盖了一系列的音频、视频、知识点、练习题等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或小组协作学习,可以主导自己的学习过程,可以动态评估学习进度。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们获得了一系列学科知识,极大地提高了他们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我们生活的大陆上进行教学。”老师需要在课前准备一个教学网站,可以收集到很多关于亚洲的信息。地理知识、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学习教学网站的各个知识板块,可以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也可以进行小组协作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进行学习。 ,该教学模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益,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提升学生课后学习效果 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第三条途径是学生课后自主学习。课前巩固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自己阅读和预习,目的性相对较弱,积极性相对较低,效率相对较低。教师布置的课后巩固练习和作业类型单一,学生回家后学习资源单一,缺乏师生、学生之间的持续交流。通过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前做好知识准备,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的普及,微课教学逐渐流行起来。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选择几个微课片段发送给学生。学生可以借助移动U盘或网络客户端下载学习微课。 这种课后学习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中小学知识学习。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大势所趋,这是信息社会的呼唤,也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自然产物。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有效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学科与课程的结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学习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是指现代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有机结合,构建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的优化。 一、信息技术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创造一些学生喜欢看到和听到的情景,从心理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集中,记忆力会显着增强,思维也会变得更快。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力差,往往影响学习效果。但是,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会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使用一些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创造新颖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知识的心理和兴趣。比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的方法,从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的几何图形。 ,我改变了之前的教学形式,不再演示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显示一个点,然后点闪几次,显示“顶”字,然后演示中的两个边动画。画法中,边缘再次闪烁两次以显示“边缘”,让学生从清晰的图像中看到角落图形,逼真的模拟演示。接下来,让学生自己画一幅画。这样的教学不仅提升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的自控力。 二、信息技术的融合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不仅知道它是什么,而且知道它为什么是。 Limedia课件正好可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能够真实再现课堂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图像、过程,使教学过程生动、生动、具体,把那些难以感知的知识点说清楚。它呈现在学生的感知范围内,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体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达到激活思维、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
例如,我在整理和复习《常用计量单位》时,打破了师生板书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分组: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然后引导学生对比整理后的内容,看看哪一组整理得清晰、完整、独特。最后,组织学生集体交流。通过实践,我觉得这种网络环境下的互动式教学形式,不仅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分组安排的全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同时将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更广泛的数学活动。 三、信息化融合,轻松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在数学教学中,如果在某些内容上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有一定的局限性。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弥补传统教学方法中难以逾越的重点和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年”“年”这两个比较抽象的词。在教学过程中,我制作了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地球与太阳”。月亮一转一年,月亮一转一个月,地球一转一天”,将这些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抽象场景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不仅让他们对奇妙的宇宙产生了好奇,也无意间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四、信息技术的融合丰富了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无疑为数学教学内容注入了时代的活力。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教学知识量,让学生跳出只学教材内容的局限,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情景走进课堂,营造出虚拟真实的情景,体现生活数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发现数学问题,在感性空间和无限信息的扩展领域中解决问题。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得更多和更广泛的指导。比如在教授“统计学”的知识时,我的教学环节:我编辑了同学们在课前从网上、报纸、书籍甚至是自己的照片中收集到的关于地球的美丽和污染的图片。在网页中。但是,出现了统计知识的具体情况。要求学生根据网页小部分的提示对它们进行分类。当时,学生们不仅为自己收集的图片得以展示而欣喜若狂,也为能够欣赏到如此美丽的风景,感受地球家园的美好而惊喜不已。最后,我让同学们以网络邮箱的形式留言,给同学们一个自由畅谈感受的空间。
这种通过互联网展示大量正反面图片进行统计教学的方法,不仅直观生动,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也给学生思想教育。而且,整个统计过程进行得相当顺利,同学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所学知识的作用。信息化教学与有效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的教师要积极探索,注重平时的教学实践,选择最有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是我们的目标。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05-12 10:06:08
2022-05-11 11:01:15
2022-05-10 14:00:38
2022-05-10 13:01:22
2022-05-10 09:04:26
2022-05-09 14:07:03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05-10 10:00:54
2022-05-10 09:05:21
2022-05-09 14:08:52
2022-05-09 12:01:09
2022-05-09 11:01:39
2022-05-09 09:05: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