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图)

时间:2022-05-12 12:02:09来源:网络整理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学校教育面临深刻变革。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研究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的融合,就是将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教师要达到“融合”的目的,不仅要熟悉和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认识教育的本质,对本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难点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中,以及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 ,结合科技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一、“一体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标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来看。从技术角度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互动和协作。我们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追求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信息化教育具有多媒体教材、资源全球化、个性化教学、自主学习、合作活动、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等显着特点。

信息技术 教学融合 问题

信息化教育向我们展示了未来教育的美好前景。然而,教育信息化是一个适应性的社会过程,即存在与传统教育环境交互的积极倾向,其性质决定了它能否很好地适应环境,以及如何适应环境。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自然不会创造教育奇迹。它可以促进教育创新或加强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其用户。有人说得好:“如果说信息技术是一根强大的魔杖,那么老师就是操纵这根魔杖的魔法师。”因此,对于我们的教师来说,面对即将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更新教育理念,了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改革信息技术 教学融合 问题,促进教育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明确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融合”的要求,推动学与教方式改革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如何有效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现已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的重视,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目标。

实现教育信息化,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教育综合实力的新增长点,是推进教学改革的新突破,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教育引领未来的必由之路,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综合实力竞争中追求教育优势的必然选择。正因为如此,信息化成为了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座山,谁就在新世纪处于有利地位。

二、“融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手段

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意味着信息技术被视为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但融合并不意味着混合。强调在使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应了解信息技术的优缺点,以及学科教学的需要,尝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方面可以提高学习效果,找出哪些教学内容使用了传统的手段不能达到或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不能达到或无效的学习任务。

借助计算机技术,教材不再局限于印在书本上的文字和图形,出现了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图像于一体的电子教材、多媒体软件、在线教学程序等多种教材形式。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增长,教育和学习的课程资源不再局限于课堂上使用的教科书和教学指导书,课外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如书店中的各类书籍、博物馆、科技等。图书馆馆藏展品、科研机构科研报告、各媒体新闻和社会信息等。

从学习方式来看,信息技术打破了课堂教学体系的组织形式,学生可以通过数据检索、调查、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获取知识。从教学组织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强调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改变单班教学体系,辅以小组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开放式教学等多元化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为教师的引导活动和学生的自主参与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可以有以下几种结构:以教师指导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学生个体学习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结构、以小组协作学习为基础的课堂教学结构。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学生的许多学习目标必须通过学生主动、有目的的获取材料来实现。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顾问。

传统的教学活动由三个要素构成: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教学结构。其特点是:通过教师讲课和教学媒体的辅助,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在这种结构中,信息技术只是作为载体和传输工具存在,并没有真正成为结构的要素。因此,如果不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构建新的教学结构,即使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再先进,也难免穿新鞋走老路。

三、“融合”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信息技术 教学融合 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自学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一直是中心。教师用“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份教案”,通过课堂讲课和板书来传递教学内容。传给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虽然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帮助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但过分关注教师的教学一面,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一面。作为认知主体,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很大限制。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当然,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成为学习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主体,然后构建新知识,实用又有效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键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角色从传统教学模式的中心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在现代信息技术中,尤其是以信息丰富为特征的网络技术,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在这种在线探究式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对资源信息的识别、收集、存储、加工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观察、组织、协作、构建等方面探索和研究新事物,激发学生发现新现象,探索新规律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不断更新的各类知识,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展翅,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想象,学生可以创新能力在探索的过程中慢慢浮现。

如何更好的把信息技术和课程结合起来,说说我自己的看法:

1、提高认识,改变心态

信息技术 教学融合 问题

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巨大作用;要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 教学融合 问题,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作为学校领导,我们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要把信息化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深化“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融合”课题研究,继续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大软件投入,丰富教学资源。

2、突出重点,加大整合力度

要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工作。各学校要在新课标改革的基础上加强整合力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合作交流中的优势。学校领导对教师提出适度要求,以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为前提,要求教师利用互联网收集教育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创建个人网页,开展学科教学网站,并选择有实力的教学网站。课题组率先开展这项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宣传。

3、以项目研究为抓手,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项目研究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各校必须做好这项工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面临的一项新的艰巨任务。为此,需要加大研究力度,要求学校开展这方面的专项研究,重点研究整合的方法和方法。

信息技术 教学融合 问题

4、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保障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硬件建设是基础,软件开发是保障。正如我们学校只有一个网络教室和60台学生电脑一样,不能完全满足师生的需求。本着建设、应用、研究的原则,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为龙头,以项目研究培养教师,以培养教师培养学生,以培养学生发展学校的特色。路。

5、融合的关键是老师。

教师的培训应该是全面的、动态的、开放的,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逐步升级而进行。今后,我校教师培训将侧重于案例培训,在培训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此外,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更好的融合打下基础。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早、快、好,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我区教育教学质量,有力推进我区教育信息化进程。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