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包含三大主要参与主体:融资供给,在于金融与知识产权行业壁垒打通

时间:2022-07-12 12:03:05来源:网络整理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体系包括三个主要参与者:融资供给,以金融机构为资金提供者;融资担保,以担保机构为资金担保人;融资咨询,以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为专业服务商。目前,制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展的难点不在于融资产品的设计,而在于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信息对接,以及金融与知识产权产业之间的壁垒打通。笔者认为,“专利价值流”服务模式是基于专利属性和专利服务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依托知识产权、产业、金融大数据(以下简称作为知识产权和金融大数据)和信息技术。 ,可以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核心问题,为金融机构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专业的服务,进一步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

扩张迫在眉睫

知识产权价值的实现是推动经济创新发展的支撑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金融资本的供给是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关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利用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融资是中小企业的重要渠道,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发展资金。

自“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规划明确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度目标以来,国家层面陆续出台新政策,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2020年5月7日,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的通知》,要求深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拓宽知识产权融资渠道。创新实体;丰富知识产权质押 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范围;推进专利商标质押政策交流,加大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利息及评估、保险、担保等相关费用的财政补贴,完善质押融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保险,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承受能力,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但是,传统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还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难以实现大规模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全国新增专利商标质押贷款337亿元,同比增长15.5%,承诺项目1633个,同比增长13. 8%。同时,银保监会还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新增人民币贷款7.1万亿元,同比增加1.29万亿元- 同比。对比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占比仅占银行同期贷款金额的0.47%左右。

“三难两高”阻碍发展

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决定了它与传统质押的本质区别。长期以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评估难、风控难、处置难三大核心问题。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受到威胁。此外,获客成本高、质押运营成本高也是制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的因素。

评价难,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专业性很强,银行擅长评价企业的财务业绩,但不擅长评价企业的技术水平;第二,知识产权的本质性意味着它不适用于传统的评价体系;第三,由于专利质押融资利率政策的限制,评估费用居高不下,进一步挤压银行业的盈利空间。

风险控制难,因为知识产权归属和法律地位不稳定,权利随时可能失效,导致行业壁垒消失,贷后风险无法有效控制。此外,知识产权的价值可能会受到技术变革、市场波动等的影响,导致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提前丧失。

很难处理。从内部因素看,一方面,专利制度的根本意义不在于实现,而在于保护;另一方面,专利与企业的密不可分,意味着很难获得原始的评估价值。从外部因素看,是因为目前还缺乏成熟高频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相关配套机制不完善,知识产权是非标准化的可流通资产,知识产权的处置需要专业的服务支持。

广州大数据舆情分析互联网公司_大数据舆情分析_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

获取客户的成本很高。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例高达99%。随着商业银行网点数量的萎缩,面对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增长和大量的小微科技型企业,它们对商业银行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传统商业模式下,以真正的“硬技术”能力有效接触优质客户的成本越来越高。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实践中质押操作成本高、登记手续不便,也制约了融资借贷的效率。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质押登记周期从7个工作日缩短至3个工作日,而著作权质押登记周期仍需1个月,显然不能满足银行对贷款时效性的要求。

解决信息不对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实,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难,不仅是我国独有的问题。从全球范围看,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面也开展了不少实践。从上述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难点不在于如何设计和构建知识产权融资产品,而在于如何帮助企业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对话”。

早在 1930 年代,中小企业的融资缺口问题就已被认识到。英国金融业委员会为这种现象提出了专有名称“麦克米伦缺口”。 “麦克米伦缺口”是指“资金提供者不愿意按照中小企业要求的条件提供资金”。此后,金融“信息不对称”理论系统地论证了“麦克米伦差距”。论证的结果是,“麦克米伦缺口”形成的原因是信贷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

大数据舆情分析_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_广州大数据舆情分析互联网公司

说到底,几个核心问题都属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金融业与知识产权之间存在天然屏障,金融业不了解知识产权的内涵,无法挖掘知识产权的价值。因此,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关系中,银行在信息方面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由于资金安全的考虑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积极性必然会降低。

从专利制度的性质出发,在质押融资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专利自身属性的价值,跳出传统的专利价值评估思维,有助于解决专利质押融资受阻的问题。利用知识产权大数据和信息化工具,将传统的“价格评估”数据分析理念转变为“评估监测预警”,高效实现信息挖掘和实时跟踪,科学高效协助银行放贷风险控制,从而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化。

“专利价值流”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回到专利的本质,专利具有法律属性、工具属性和资产属性。 “专利价值流”的核心含义体现在三个属性上。此外,IP专业机构为金融机构提供IP咨询服务的服务属性也是“专利价值流”的重要体现之一。

从法律属性来看,专利更适合作为银行风控的切入点。专利制度的本质是“以换代保”,而不是禁锢行业发展的“专利估值-价值实现”的内在逻辑。科技公司的专利主要是为自己的产品开发保驾护航,这会制约公司自身。那么,当这些专利资产被用作质押物时,就可以约束公司完成还款,防止主动违约的发生。

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_大数据舆情分析_广州大数据舆情分析互联网公司

在工具属性方面,专利数据可以作为提升科技金融质量和效率的工具。信息不对称是制约专利质押融资规模发展的关键因素。专利大数据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解决金融机构对知识产权和科技公司属性的认知偏差。专利数据是具有全球统一标准的科技数据。通过专利数据,将其背后的企业工商数据、投融资数据、行业分类数据等进行链接整合,形成知识产权、产业、金融大数据,全方位洞察创新能力, 竞争力和沿行业轨道企业的竞争力。发展潜力。因此,将知识产权金融大数据与银行自身的风控模型相结合,可以作为增加信贷的良好起点。

鉴于评价的难度,由于专利与企业密不可分,单独评价专利的价值是不科学的。当金融机构有自己的信用审查系统来计算企业信用估值时,最大的困难是对科技公司的评估和对其未来发展潜力的预测。利用知识产权、产业、金融等相关综合大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对产业赛道沿线的科技企业进行评价,可以全面、客观地描述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水平,帮助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的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科技公司。 “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手段的应用,为批量、大规模的科技评估提供了可能,满足了金融机构对评估成本和效率的要求。

鉴于风险控制的难度,通过知识产权金融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可能导致企业违约的操作风险和质押标的风险,包括企业变动情况高管、法律纠纷等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风险事件。以及专利逾期付款、专利纠纷、专利权属变更、核心发明人流失等可能导致质押对象价值贬值或损失的风险信息,及时向金融机构推送,帮助提升质押对象的水平。贷后风控。

针对高额获客成本,在知识产权、行业、金融大数据关联整合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资质、所在地、行业、研发团队规模、高层次人才的分析、专利质量与投融资多维度精准索引匹配,可提供目标客户群全景描述,帮助金融机构精准有效触达潜在优质客户。大数据辅助智能筛选和批次预评级,助力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阶段提质增效。

从资产属性来看,专利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可以作为第二还款来源。当前行业处置难的问题主要是交易市场不成熟,实现点对点交易难度很大。随着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体系的建立和地方运营试点的建立,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体系的建设,可以通过系统化的运营方式化解单点不良风险。

知识产权大数据分析_广州大数据舆情分析互联网公司_大数据舆情分析

在服务属性方面,知识产权的专业性决定了评估、处置等关键环节需要依靠专业知识和专业人员。知识产权行业以专业为本,知识产权专家可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帮助金融机构打通质押融资过程中的关键堵点。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授信审批过程中,从大量专利资产中识别出公司“卡脖子”专利;在知识产权评价过程中,帮助金融机构科学、客观地评价专利技术状况和企业创新水平;在处置环节,金融机构通过与专业机构、专业团队合作,通过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证券化、投资等多种处置方式,帮助金融机构实现债权实现。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较为成熟,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扩大,是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彰显知识产权价值的必要渠道。从银行业来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银行贷款项目中比较小的一类,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同期银行贷款中占比很小。银行对科技公司和知识产权缺乏了解,极大地影响了银行的审批和放贷节奏。知识产权专业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知识产权金融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优势,深度挖掘知识产权的内在价值,助力科技企业有效对接金融行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计划规模的可行解决方案。

(Hexa Prism 金融服务总监李高)

注:本文由《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