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13:02:31来源:网络整理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方法及装置,根据两个或多个实时监控两个或多个被监控对象,获取被监控对象的监控数据。监控终端;监控数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当监控数据未超过预定阈值时,根据边缘计算层对监控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特征分析数据;通过NB-IOT无线通信连接监控终端和服务器,服务器对特征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第一状态结果;判断第一状态结果是否异常;当第一状态结果异常时,判断被监控对象异常,并向用户发送告警信息。达到增强服务响应能力、保护隐私数据、提高数据安全性、高实时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等技术效果。
下载所有详细的技术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总结】
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方法及装置
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边缘计算是一种在网络边缘进行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边缘是一个相对概念,一般指数据源和云计算中心路径之间的任何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边缘计算让计算更贴近数据源,更贴近用户。物联网技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无线传感网数据管理的概念,按照物联网约定的通信协议,将物理终端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完成信息交换,实现对互联网资源的智能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随着万物互联和食品管理应用的快速发展,中心化云计算能力的线性增长已经无法匹配海量边缘数据的爆炸式增长,基于云计算模式的单一计算资源无法满足更长的满足实时性、安全性和低能耗。现有技术基于以元计算模型为核心的集中式大数据处理,存在万物互联下云计算服务不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方法及装置,解决了以元计算模型为核心的基于集中式大数据处理的万物互联下的云计算服务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技术问题不足。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方法及装置。第一方面,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对两个或多个被监控对象的实时监控,获取被监控对象的监控数据。两个或多个监控终端。判断监控数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当监控数据未超过预定阈值时,根据边缘计算层对监控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特征分析数据;根据NB-IOT无线通信连接监控终端和服务器,利用服务器对特征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第一状态结果;判断第一状态结果是否异常;当第一状态结果异常时,判断监控对象异常,向用户发送告警信息。优选地,所述判断监控数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包括: 为被监控对象的工作设置预定阈值;将被监测对象的监测数据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范围自动调整预定阈值。优选地,边缘计算层对监控数据的处理得到特征分析数据包括: 将采集到的延迟数据存储在监控数据中;并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控制运算处理。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当第一状态结果不异常时,将第一状态结果发送给用户。第二方面,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设备,该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两个或多个实时获取两个或多个被监控对象实时监控得到的数据。更多监控终端。被监测对象的监测数据;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监控数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监测数据未超过预定阈值时,根据边缘计算层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特征分析数据;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NB-IOT无线通信连接监控终端和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对特征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第一状态结果。用于判断第一状态结果是否异常;第一执行单元,用于当第一状态结果异常时,判断被监控对象异常,并向用户发送告警信息。优选地,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包括: 第一设置单元,用于为所述被监控对象的操作设置预定阈值;第一比较单元,用于将被监测对象的监测数据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第二执行单元,用于根据监测数据的范围自动调整预定阈值。优选地,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包括: 第一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监测数据中采集的延迟数据;第三执行单元,用于根据监控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控制运算处理。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执行单元,用于当第一状态结果没有出现异常时,将第一状态结果发送给用户。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设备无线传感网数据管理的概念,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当处理器执行该程序时,步骤如下实现:获取物联网监控数据;根据数据挖掘算法深入物联网监控数据,获取被监控对象的性能参数和状态特征参数;判断被监测对象的性能参数和状态特征参数是否不超过预定的阈值范围;当被监测对象的性能参数和状态特征参数不超过预定阈值范围时,根据模糊逻辑判断机制得到被监测对象的工作参数;智能配置待监控对象的工作参数。监控对象。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方法及装置 监控终端监控两个实时获取多个被监控对象的监控数据;判断监控数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当监控数据未超过预定阈值时,根据边缘计算层对监控数据进行处理,获取特征分析数据;通过NB-IOT无线通信连接监控终端和服务器,并通过服务器对特征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第一状态结果。判断第一状态结果是否异常;如果第一种状态的结果异常,则判断被监控对象异常,并向用户发送告警信息。
被监控对象的监控数据由传感器采集,监控数据的基本要求在本地边缘计算层初步完成。服务器获取边缘计算的历史数据,进一步判断监控对象是否异常,实现增强服务。响应性,保护隐私数据,提高数据安全性,保证低网络延迟,降低网络抖动,实时性高,大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减少中心服务器负载,大大缓解网络传输和数据中心压力。技术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方案的概述。为更清楚地了解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可根据说明书的内容实施,以使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点和优点更加完善。显而易见,易于理解,下面具体列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附图说明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物联网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物联网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方法的工作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物联网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设备的工作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表示: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6。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方法及装置。该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根据两个或多个监控终端对两个或多个被监控对象进行实时监控,获取被监控对象的监控数据;判断监控数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当监控数据未超过预定阈值时,根据边缘计算层对监控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特征分析数据;根据NB-IOT无线通信连接监控终端和服务器,利用服务器对特征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第一状态结果;判断第一状态结果是否异常;当第一状态结果异常时,判断待处理状态结果。当监控对象出现异常时,向用户发送报警信息。
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以元计算模型为核心的集中式大数据处理的基础上,万物互联下云计算服务不足的技术问题,以增强网络的响应能力。服务,保护隐私数据,提高数据安全性,保证低网络延迟,减少网络抖动,实时性高,大大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减少中心服务器的负载,大大降低网络传输和数据的技术效果中心压力。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说明,并非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与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如本文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单数形式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两个或多个实时监控两个或多个待监控对象获得待监控对象。更多监控终端判断监控数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当监控数据未超过预定阈值时,根据边缘计算层对监控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特征分析数据;将监控终端与NB-IOT无线通信A服务器连接,利用服务器对特征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第一状态结果;判断第一状态结果是否异常;当第一个状态结果异常时,判断被监控对象异常,并向用户发送告警信息。
【技术特点总结】
1.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通过两个或多个实时监控两个或多个待监控对象获得待监控对象。更多监控终端判断监控数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当监控数据未超过预定阈值时,根据边缘计算层对监控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特征分析数据;监控终端根据NB-IOT无线通信A服务器连接监控终端,利用服务器对特征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第一状态结果;判断第一状态结果是否异常;当第一状态结果异常时,判断被监控对象异常,并向用户发送告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监控数据是否超过预定阈值包括: 为所述被监控对象的工作设置预定阈值;将被监测对象的监测数据大小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并根据监测数据的范围自动调整预定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边缘计算层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特征分析数据包括: 将采集到的监测数据存储在延迟数据中;根据监控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控制操作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状态结果不异常时,将所述第一状态结果发送给用户。 5.一种物联网智能传感器的边缘计算设备,其特点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明东、刘强、张海瑞、程嘉萌、闫峰、
申请人(专利权):西安中兴测控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家省市:陕西,61
下载所有详细的技术数据我是该专利的所有者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图文推荐
2022-09-11 11:01:38
2022-09-10 16:10:04
2022-09-10 12:03:32
2022-09-09 18:10:05
2022-09-09 17:10:03
2022-09-09 15:10:08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2022-09-11 11:02:54
2022-09-10 10:02:14
2022-09-10 08:10:19
2022-09-09 14:01:15
2022-09-09 11:10:27
2022-09-09 10:10: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