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人才”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人力资源,推动中国创新发展

时间:2022-09-07 08:10:25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今天,财经视野小溪给大家讲讲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人力资源,推动中国创新发展》。

日前,有相关报道称日本科学家接连前往中国任教或科研,并对比了中日之间的科研投入与产出,称日本人才流失的危机感有所增强。这说明我国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在吸引国际人才方面增强了竞争力,扭转了过去单向人才流出的劣势。

当前,全球发展面临两大特征。首先,全球面临新一轮产业革命与技术变革,各大国展开了激烈竞争,科技竞争本质是人才竞争,因此,抢夺人才成为全球一个显著现象。比如各国加大半导体产业投资时均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吸引人才就变得非常关键。

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美国半导体制造业聘用的STEM博士有75%出生于海外, STEM硕士毕业生中有60%是外籍。美国劳工统计局报告称,从2020年到2030年,STEM工作职位空缺将增长11%,美国正在通过修改移民法律应对人才短缺问题。近日,新加坡政府表示为了缓解劳动力市场紧张状况,将放宽工作签证申请要求,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以及金融、艺术、文化和体育领域引入优秀人才,“顶级人才”没有配额和数量限制。

其次,全球老龄化趋势以及疫情因素加剧了主要经济体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德国正在计划推出“现代移民法”,促进外国技术工人移民,相关法律预定今秋出台。澳大利亚本月宣布,将把本财政年度接纳的永久移民数量,从先前的16万人增至19.5万人,以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2022年1月至3月,英国岗位空缺数量达到128.8万个,一份报告显示劳动力短缺每年可能给英国经济造成300亿英镑的损失,这将迫使政府制定新的移民政策,允许工人进入。日本当前劳动力占比跌破60%,日本政府尝试放宽对外籍劳工的限制。可见,劳动力短缺的各国正在改革移民政策吸引技术工人。

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人才的主要集聚地和流入地,他们由此一直占据全球竞争优势,尤其是在技术创新等领域。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全面推动技术创新,参与世界新一轮工业革命竞争,政府和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的巨额费用仅次于美国。中国创新发展需要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力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去年10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发布的《2021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GTCI)报告显示,中国全球人才竞争力排在第37位,首次进入前40名,保持着人才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纪录,表明中国初步具有了全球人才竞争力。近些年,不仅有日本专家教授来到中国,西方一些人才也在持续流入。不过,中国国际人才竞争力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全球人才短缺,仅靠自己培养人才远远不够。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日本成为中国海外人工智能人才主要供给来源。

我们在半导体、人工智能以及其他关键领域也存在较大的技术人才缺口,高级服务业人才也普遍不足,影响到了中国产业升级进程。此外,来中国工作的境外专家以短期工作居留为主,数量较少,行业和地区分布不均衡,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境外专家比重偏低。当前,美国社会分裂与对立加剧,欧洲面临历史性的能源危机与地缘政治风险,这有助于我们创造更好环境吸引高级人才流入。

去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指出,我们要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新一轮国际人才竞争,认清并把握新时期国际人才竞争的局势,适时改革相关涉外就业和移民的政策规定,适当扩大外来移民规模,推动技术移民的立法工作,实现技术移民、工作管理、永久居留等制度的配套化,同时提高教育国际化程度,鼓励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的外籍高校毕业生到中国工作和创业。

好了,关于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人力资源,推动中国创新发展就介绍到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您喜欢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