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经济作物”发展经济作物莫以产量论英雄

时间:2022-12-13 14:10:23来源:中国经济网

今天,财经视野小溪给大家讲讲来自中国经济网的《发展经济作物莫以产量论英雄》。

要从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的高度,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经济作物产业转型升级,既提高供应能力,又提高质量效益,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一方面,统筹粮经协调发展,科学布局种植业大结构;另一方面,立足区域品种产品,优化经济作物产业内部结构。

民以食为天,果菜总挂怀。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全国蔬菜产量有所增加,水果产量处于高位。农业农村部近日发文提出,到2025年,果菜茶等经济作物化学农药使用强度力争比“十三五”期间降低1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经济作物量和质的双重期待。

经济作物包括果菜茶棉糖等,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也为工业提供了原料。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作物生产取得长足进步。2013年至2021年,全国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年均增长2.6%,水果年均增长3.4%,居民的“菜篮子”“果盘子”极大丰富。经济作物产值约占种植业产值的2/3,对农民的增收效应比粮食作物明显。以茶叶为例,带动了2600万茶农和3300万采茶工就业增收。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发展经济作物,固然需要有一定的量,但又不能以量论英雄。尽管我国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多而不优问题依然突出。由于经济作物的市场化程度高、政策支持力度又有限,这种不强不优对产业的影响也甚于粮食作物。反映到市场上就是,棉花糖料叫得响的品牌少,园艺作物品类全而不精,缺乏一批国际知名品牌。以猕猴桃为例,新西兰佳沛能卖到10元一个,我国每斤均价不到10元。

分析起来,当前,经济作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是量的问题,更多是质的不足。而之所以发展质量还不够高,原因有多方面。有的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比如突破性的强优势品种不足,导致专用品种少,比如适宜园地的农机推广滞后,导致人工成本高。有的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水平落后,栽培不规范、用肥用药不合理、商品性不统一。有的产业链不完善,生产主体多小散,加之产后预冷保鲜储运加工能力不强,导致深加工产品少,流通环节效率低。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均作出部署。当前,全球经济作物市场呈现激烈竞争态势。因此,要从粮食安全和食物供给的高度,优化种植业结构,促进经济作物产业转型升级,既提高供应能力,又提高质量效益,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

一方面,统筹粮经协调发展,科学布局种植业大结构。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必须科学处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关系。过去一段时间,为了促进农民增收,一些地方出现果树茶树种在平原坝区,耕地向园地转变的情况。国土三调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9年的10年间,耕地净流向园地面积达0.63亿亩。当前,经济作物面积总体不是少了,而是多了,既容易造成同质化竞争,也对种粮产生挤出效应。应坚持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坡上山,不在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上种果栽茶。

另一方面,立足区域品种产品,优化经济作物产业内部结构。区域品种产品三要素是效益的关键,也是经济作物成功发展的考量。近年来,我国果菜茶供求基本处于总体平衡有余的状态,但一些地方仍然存在非适宜区盲目扩种的情况。尤其是少数社会资本进入炒作,成为越区种植的推手,这部分经济作物产品质量并不优,效益也不好,给产业带来隐患。可见,发展经济作物不能一哄而上,要坚持适区适种、有序发展,避免盲目引种、无序扩种;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突破资源承载力,过度开发。

好了,关于发展经济作物莫以产量论英雄就介绍到这。

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您喜欢

图文推荐

热点排行

精彩文章

热门推荐